乡村振兴|三代科技特派员的“接力赛”——闽北水吉镇山乡见闻
这是一首流传在闽北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仁山村的顺口溜。它见证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在这个偏僻山村村民们心中的地位和三代科技特派员给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一代科技特派员谢福鑫(右)一直将农具装在包里随身携带。新华社记者秦宏摄他种下了一颗“幸福果”仁山村以发展优质桔柚和葡萄产业著名。去年当地桔柚种...
她把马陆葡萄当孩子来养,当年求职简历上写“我很能吃苦”
两年前,马陆葡萄研究所又推出半稀植平棚架的“垅式种植”技术,即采用浅挖定植后再用表层土堆高的栽培方式,一亩地精确种植36至42棵葡萄树。相比以往一亩地种100棵左右葡萄树,种植密度大幅降低,方便小型机械进入大棚,这不仅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还大大节约了管理成本。这些年,农业物联网项目越来越受重视,马陆葡萄...
嘉定区马陆镇大裕村:一串葡萄背后的突围与逆袭
1981年的春天,单传伦和同事们在种下近80亩果树,其中2.2亩巨峰葡萄就是马陆葡萄的开端。“当时有句顺口溜,大意是今年种葡萄,来年就是万元户。”在单传伦的推动下,马陆葡萄种植技术突破,大获丰收,前来“取经”的农户络绎不绝。单传伦曾回忆说,“1985年至1987年葡萄卖得好,一个生产队30户,一年就能干出40万元的存折...
4000亩收入过亿元!小小葡萄如何富了一个村?
“当时有一个顺口溜,大意是:今年种葡萄,来年就是万元户。”单传伦回忆说,“1985年至1987年,那时葡萄卖得好,一个生产队30户,一年就能干出40万元的存折。”在当时,嘉定城镇居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仅在1000元左右,有个万元户可是不得了的事。但在大裕村,一个生产队一年就能出30个万元户。可好景不长,1989年后,...
福安象环村:盐碱地“种出”甜美生活
“水下去盐下去,水上来盐上来。”春秋两季土壤易返盐,果农们就加强灌溉或进行绿地覆盖,避免返盐引发葡萄苗株死亡。经过多年探索,巨峰葡萄品种以适应性强、品质佳等优点脱颖而出。象环村土壤盐分高、富含矿物质,可帮助葡萄排酸,加上土壤微量元素多、日照充足等因素,经过科学种植和管理,这里的葡萄具有上佳品质。
通信产业报:走出试验田聚焦行进中的农村信息化
“农业科技和经济信息服务点”,截至今年2月底,该服务点在行政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117%;辽宁网通北宁市公司帮助当地农民利用网络推介当地的巨峰葡萄,仅2005年底到今年2月初,该市就有1000余万公斤的巨峰葡萄通过网上订购出去,超过总产量的60%;山东网通东营分公司大力推进村通互联网工程,使该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村村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