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叫china?居然和老邻居印度有关
当你打开翻译软件时,会发现在西欧的拉丁语系中,中国有时被亲切地称为sina或chine。而到了中东欧国家,有时又会变成kina,甚至在俄语中直接演绎为kitan。这些词汇背后,无不透露出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与魅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许china就是由梵文中cina一词演变而来。但是,这个词本是如此美好,却由于日本军...
1930年,我国专家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90多年后是对是错?
要在短时间内普及传统俄语,这是非常艰难的,列宁打算将俄语拉丁语化,传统俄语文字笔画复杂,写起来十分繁琐,而拉丁字母就比较简单,学起来也比较容易。1919年,苏联开始了俄语拉丁化的改革,这场改革影响了整个苏联,也影响了住在苏联的华侨。当时没人看好这场改革,但改革完成之后,所有人都傻了眼,几乎一半以上的苏联人...
西川:一位大于经典作家的作家,一座“满是妖魔的城市”|米沃什逝世...
诗人当中能讲多种语言的也不乏其人:近的有布罗茨基,他用英语写出的散文相当精彩,但写诗,他还是用俄语;远的有但丁、彼特拉克,使他们永垂不朽的是意大利语而不是拉丁语。当然,一位诗人选择使用一种语言,并不妨碍他向这种语言引入异质因素,博尔赫斯便向西班牙语引入了英语。中国诗人使用中文写作,不存在太多的道德和...
1924-2024!华师外语学科百年风华正茂!
俄语、拉丁语、日语以及希腊语等语言是中国世界语的先行者和拓荒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世界语函授学校他的诗歌创作才华受到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薛诚之著作《英文修辞学》周叔平、吴再兴、李定坤、李华矩、李习俭姚宗立、秦秀白、张铁夫、曾美莉、周纪生杨隽、黄弗同、张盛武、张兰瑛、吴村鸣陈宏薇、张维友、廖...
东西问|索罗宁:交流让文化存续,交融让文化发展
索罗宁:文化可视为一群人公认且世代相传的一套社会行为。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含耕作、栽培等意),其中蕴含着“自然”“野生”与“人造”“栽培”之间的二元关系。故而,一切有“改造周边世界”概念和追求的民族均有文化。通过考察不同文化的现象和语言可以发现,文化并没有“有”或“无”的...
废除俄语、改用拉丁字母…中亚五国,为什么全面“去俄罗斯化”?
第一个是确定本国的语言体系,以土库曼斯坦为例,他们在1997年废除了俄罗斯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连俄罗斯的影视频道也关闭了,并对土库曼语进行改造,将里面涉及到俄罗斯字母拼写,改用拉丁文语拼写(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至于名字,我们平时看俄罗斯影视剧时,会看到许多俄罗斯人的名字里,总会添一个“夫”字。这种带夫式起名法,被中亚五...
理解乌克兰危机要看他的书,这位历史学家为何两边不讨好
糜绪洋介绍,浦洛基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大学读了本科,随后进一步深造,他的副博士(俄制学位,相当于我国的博士)论文是在莫斯科的各民族友谊大学(又译“人民友谊大学”)答辩的,题目是《乌克兰民族解放战争史中的17世纪中叶拉丁语素材的重要性》,是一个文献学研究。
成一农:从“大清”到“中国”——基于皇朝时期天下秩序的讨论
中俄之间签署的条约非常多,就条约的俄文文本而言,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中使用的词汇比较复杂,没有明确使用“中国”“大清国”对应的俄语,[44]此后除1768年的《布连斯奇补充条约》、1851年的《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和1858年的《天津条约》等少量条约的开始部分用“大清国”、正文用“中国”,1858年的《...
俄罗斯把中国叫“契丹”?原因找到了!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称呼主要分为两类,最主流的是以“秦”音为基础的“China”(不同语言的拼写不一,如法语“Chine”)。但在主流称呼之外,一些突厥语和斯拉夫语系的国家却称呼中国为“契丹”,这其中以俄语为代表。▲契丹人形象契丹曾经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而且契丹建立的辽朝也并没有一统中国。就是这样一...
西辽版图变迁:大石西征兴大辽,欧亚威震显雄图
令人惊奇的是,直至今日,我们能在俄语、阿拉伯语和拉丁语的世界里看到"契丹"这一名称,这都深深烙印着耶律大石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1143年,传奇领袖耶律大石陨落,享年56岁,但他的影响力并未随其逝去。即使在他身后,金、南宋、西夏等国仍尊称西辽君主为"大石",表达了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