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化娱乐选择多 莆田该如何唱好莆仙戏传承这出戏
据莆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何黎仙介绍,近年来,莆田市从莆仙戏抢救保护和理论研究、优秀作品创作生产、院团发展、人才培养等7个方面,提升莆仙戏传承保护和发展水平,使莆仙戏焕发勃勃生机。被誉为“莆仙戏之母”的《目连救母》在莆仙戏传统剧目中属于濒危剧目,莆田市从2015年开始抢救这一剧目,并于今年3月完成的...
季国平:以剧目为抓手,推动百戏盛典新发展
创作和理论评论是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双轮”和“双翼”,要真正发挥理论评论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三、开创当代戏曲传承发展新生面传统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最大的挑战是现代文化的多元和青年观众的流失,最核心的问题是与时俱进、传承发展,重要的抓手是剧目创作。从当下的艺术实践来看,在剧目建设上把握好以下三点尤为重...
中国戏剧十年:守正创新与多元并进
文化部自2015年开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工作,推出“名家传戏”等项目;2017年发布了持续两年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自此厘清家底、传承有序;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历时3年圆满完成,实现了全国348个剧种及木偶剧、皮影戏的“大团圆”。由中国剧协主编、历时6年完成的《中华戏曲剧种...
以人才赋能文旅发展 莆田市文旅局做好“引育用留”文章
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将市莆仙戏艺术传承中心更名为市莆仙戏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加挂市莆仙戏剧院牌子,明确莆仙戏保护传承和创作展演职能定位,同时充实师资力量,促进莆仙戏办学水平提升。围绕发展“育才”。该局组织人才参加“壶山兰水聚英才”系列活动,由我市戏剧人才吴清华、黄艳艳带队,赴新加坡、中国澳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举...
农行福建分行为非遗传承发展添“活水”
为进一步擦亮莆仙戏这张“金名片”,农行福建莆田分行着力推动文化金融服务下沉,全面对接走访莆仙戏大剧院、莆田市群众艺术馆等文化艺术场所,密切关注辖内民营剧团、非遗传承人以及演艺人员等发展现状,精准满足其金融需求,持续为莆仙戏的发展焕新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第29届福建省戏剧会演10.25高甲戏《冯谖与孟尝君》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导演协会会员,泉州市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泉州市高甲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泉州市人大代表,泉州市第四届拔尖人才,进修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工花旦、小旦(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代表剧目:《凤冠梦》《玉珠串》《玉石碑》《万民疏》《缘中缘》《憨生别传》《李光地》《...
点亮戏曲传承之路!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仙游县鲤声剧团共建莆仙戏...
5月17日上午,由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联合建设的“莆仙戏文化研究基地”在仙游县鲤声剧团正式设立。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支平,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作协主席林丹娅,中共仙游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宗储出席揭牌仪式...
《戏与人生——莆仙戏艺术家口述史研究》出版
总结了抢救、传承莆仙戏艺术的宝贵经验,探寻了莆仙戏艺术传承、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该书的出版,为莆仙戏的保护传承和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莆仙戏,旧称兴化杂剧、兴化戏,福建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现存古老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
福建:文化自信,激荡在闽山闽水间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
莆仙戏:非遗剧种在当代的“唱念做打”
????莆田市出台了《莆仙戏保护传承条例》,鼓励莆仙戏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名家设立莆仙戏传习所、工作室等,开展带徒授艺等传习活动;支持市戏剧家协会定期举办莆仙戏会演,并为其开展活动提供必要保障;鼓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设立展览空间,用于莆仙戏的展示、传承、收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