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老寿星吃砒霜,后半句是啥?民间15句经典歇后语,精辟接地气...
关于砒霜在民间还有不少的歇后语,比如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顶、呆子吃砒霜——找死;送死、吃了砒霜毒狗——害人先害己、扁食(饺子)馅里搀砒霜——心里毒、吃了砒霜再上吊——必死无疑;死定了等等。(2)老鼠给猫捋胡子——拼命溜须。大家都知道,老鼠和猫是天生不对付的,猫抓老鼠吃是本能。这句歇后语就形象...
小学常考的192个谚语、俗语、歇后语,快来测测孩子知识储备!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谐音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咸菜烧豆腐——有言(...
损人不带脏字!农村流传的20句“损人”歇后语,幽默又一针见血
歇后语“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直戳人心,暗讽了那些能说会道,却没有别的本事的人。而“蒙着被子放屁——独吞”更是形象地揭示了某些人的自私自利。这些歇后语虽然看似幽默,但深意却不言而喻。再比如“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巧妙地暗示了一些说话带刺、伤人的人,形象生动而意味深长。而“老鸹飞到...
民间歇后语3句,损人不带脏字,一句比一句经典,你听过几句?3
古人有句歇后语,“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这句歇后语源自于古代的一种幽默智慧,用以形容那些过于认真的人。拿着棒槌去缝衣服显然是荒谬的,棒槌粗大且不适合缝补,所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在讽刺那些过分认真的人,他们对一些事情过于较真,对事情的轻重缓急无法分辨,把开玩笑当真,显得相当可笑。这句歇后语...
方言歇后语拾趣
歇后语,在方言中运用较多,往往更具方域特色,更加风趣生动。比如“把花椒洒进坟林坝——麻鬼”,意思是说,你的谎言只能欺骗鬼大爷,你麻不到(哄骗不到)我们。“三十晚上坐磨礅儿——想转了”,意思是大年三十一年到头了,他才把事情弄清楚,脑袋瓜儿想通了。
四大名著歇后语详细梳理汇总
一、《三国演义》歇后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充满了丰富的智慧和人物形象,也衍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歇后语(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草船借箭——有误(雾)源自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以草人作为诱饵,从曹军处“借”得十万支箭的故事。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沈阳人的疙瘩话
于是,大伙一笑,不听,散了。或是你在台上说你的,台下抽烟、闲聊,当耳旁风。这句话的“疙瘩”结在巧用武大郎矮小。以“矮小”寓意,表明水平低的人讲不出明志高深之宏论,能有什么号召力?语俗而意深,让人觉得“武大郎上台了——能有什么高论”,风趣中夹杂不屑。
《水浒传》中的人物现实中都有原型吗?
流行于江苏的歇后语说:“梁山的军师——无(吴)用”。《水浒传》先声的《大宋宣和遗事》中称智多星为吴加亮,不叫吴用,施耐庵参加张士诚起义为军师,但好多建议未被张士诚采纳,施耐庵自感军师也无用。此歇后语被收录进《江苏方言总汇》,并仅流行于江苏里下河地区以及在张士诚起义行经地带,是值得玩味的。
“鬼才”博士妈妈:自编成语+歇后语+诗词题,孩子1月巧记6年知识
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积累,最离不开的是“成语+歇后语+诗词知识”,这些知识需要不断积累。当然,积累也有积累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做题过程中就把知识记下来,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那么可以说是这一举两得的好事。这里我们分享的便是“鬼才”博士妈妈自编的一套趣味“成语+歇后语+诗词练习...
四大名著教你巧用歇后语 不知道就out了!
《红楼梦》中的歇后语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焦大)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王熙凤)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王熙凤)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王熙凤)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