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揭秘丨你以为至少流传一千年的成语,实际比你还年轻?
“菀菀类卿”它又来了!网传出自《甄嬛传》的台词“菀菀类卿”可能会被录为成语。因为它符合流传广博、词句典雅、朗朗上口、表意明确等特征,其文学性也并不逊于古时成语。这一消息可谓颠覆了许多人的印象——人们普遍认为,成语都是古老的,是从恒久流传...
探寻邯郸成语文化基因 传承三千年智慧瑰宝
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步之才”“望梅止渴”等,这些成语不仅展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从东汉末年邺城兴起至隋初以火焚城止,邺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为邯郸的成语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综上所述,邯郸的成语文化基因是由其悠久的历史、...
寻龙记⑨ | 历史上的江苏画家有多会画龙,还留下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南朝萧梁时期的著名画家张僧繇画龙的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但留下了一个成语——画龙点睛。张僧繇是苏州人,一生足迹遍及南京、常州、绍兴、镇江、武汉等地,在很多寺庙都创作过壁画。传说张僧繇早年在苏州华严寺的墙壁上画过一条龙。刚刚画好,天色就暗下来,狂风大作,墙上的龙突然“活”了起来,摇头摆尾,即将要飞走。
中国成语大全,有趣又长知识,写作文太惊艳
神出鬼没、人小鬼大、南来北往、此起彼伏、好逸恶劳、有名无实、喜新厌旧、经天纬地、你死我活、古往今来、凶多吉少、大同小异、寒来暑往、生死存亡、悲欢离合、盛衰荣辱、轻重缓急、是非曲直、厚此薄彼、深入浅出、先公后私、死去活来、有始无终、藏头露尾、前因后果、避实就虚、送往迎来、扶弱...
成语典故|忘记历史和本源——数典忘祖
“数典忘祖”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编撰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本意是指对于历史的无知,后来比喻忘本。事情原委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就来简单谈谈。先说背景,昭公十五年是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时值春秋晚期,周天子衰弱不堪,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
成语“庸人自扰”,当年老师解读是错误的,揭开上古一段历史史实
关于古庸国及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牧誓八国之首的庸国公元前1046年2月,约4.5万周朝联军在天还没亮的商朝宫城之外,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战前动员大会,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牧誓”。牧誓完毕后,4.5万周朝联军一举击败17万商朝军队,开启了长达800余年的周朝。这一战,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称作...
一座3000年未改名的城市“出圈” 品“成语典故之都”的独特魅力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历史上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与邯郸有关。这座3000年没有改名的城市被称为“成语典故之都”,近年来邯郸不断创新成语典故的表达方式,让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语典故之都”释放新活力。成语地标随处可见...
这座3000年未改名的城市,靠成语“出圈”了!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历史上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与邯郸有关。这座3000年没有改名的城市被称为“成语典故之都”,近年来邯郸不断创新成语典故的表达方式,让成语文化融入日常生活,“成语典故之都”绽放新活力。成语地标随处可见...
神作!专为9-14岁孩子量身打造,只用了1800个成语就串起了1362年的...
目前,市面上以“成语故事”或“少儿历史”为主题的读本并不少见,但是,“成语+通史”的组合《成语说〈资治通鉴〉》是第1部,它以成语为钥匙,帮助孩子打开厚重的“通史”之门。为什么要强调“通史”?可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在同类书里,历史是不连贯的,缺乏完整的链条,读完后,孩子只记住了一个孤零零的故事,没有前...
汉代冠冕的演变史,从御寒工具到权势的象征,冠冕蕴含怎样意义?
三、“冠冕”在成语中的体现:冠冕堂皇、无冕之王、弹冠相庆汉语成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积淀凝聚成的精华,至今仍保留在报刊书籍中广泛使用,其中不乏包含古代服饰名称的词语。追溯这些成语背后的典故,可以挖掘出古代服饰演变过程中蕴藏的伦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