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班班多杰:三大语系佛教为何能在中国交相辉映?
班班多杰: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中国的三大语系佛教在理解、接受、诠释印度佛教经典文本原义的过程中,各自吸收了印度佛教不同时期的主要派系的义理修持系统。其中,南传佛教接受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义理修持体系,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均吸纳了大乘佛教与密教的义理修...
楼宇烈:禅宗对佛教人文精神的张扬
基于此,大乘佛教以不二中道法门强调“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七十五)。“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不断烦恼而入涅槃”(《维摩诘经·弟子品》),“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于涅槃,不永灭度”(同前《文殊师利问疾品》),“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同前《佛道品...
智者研修|陈兵教授:佛教·佛法·佛学·学佛
在佛教的《华严经》里描述了佛教所说的“法界”,法界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宇宙,一个宇宙全景。我们要描绘宇宙全景,现代的科学用哈勃望远镜所见的仅仅是很小的一个范围,描绘宇宙全景在人类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华严经》里就描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宇宙全景,这个全景叫做世界海。世界海有二十层,在每一层里有百亿日月...
西方净土的旋律:敦煌经变画中的迦陵频伽象征解读
“鸟吟妙法”的场景尤为典型,迦陵频伽以其美妙的歌声象征佛法的无上智慧与慈悲,其形象常与佛陀讲法、菩萨聆听的场景相结合,强化了经变画的教化功能。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迦陵频伽不仅仅是背景装饰,而是成为讲述极乐世界故事的重要角色,它的歌声被视为传达佛法真理的媒介,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道。通过这样的构图安排...
佛教典籍历史与传译视阈下的佛教中国化
英国独立学者倪建宁(JanineNicol)聚焦《六度集经》第52号经《之裸国经》的翻译词汇选择和典故运用,使读者联想到中国传统相关的非佛教经典文本,她提出这部文本很可能是在中国撰写的,成于公元三世纪中后期的吴国。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赵燕飞采用谱系分析和文献梳理法探讨了古代佛教语境中“新译”的含义及其作为...
酒与古代佛教僧人之戒律实践 | 王磊
陈峰|宋朝官场酒风及其引发问题管窥一、佛教经典中的饮酒戒对佛教徒而言,无论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五戒均是最基本的戒律(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五戒中最后一戒为“不饮酒”。对于饮酒之危害以及佛教信徒饮酒可能之后果,各种佛教文献中有很多详细的说法,兹举数例。《长阿含经》卷一一之《善生经》提到饮酒有六种过失:“佛告善生...
藏传佛教中国化、元宇宙等800余条藏语新词术语发布
近日,全国藏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术标委”)在拉萨发布“2023年藏语新词术语”,藏传佛教中国化、元宇宙等800余条名词有了标准化的藏文术语。术标委“两委”换届会议暨2023年藏语新词术语审定会于9月7日至8日在拉萨召开。会议由术标委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科研业务办公室、西藏自治区藏语文工作委员会...
新书推荐 | 梵像志:基于《成就法鬘》等仪轨文献的佛教图像志
福歇是最早在佛教艺术研究中利用梵文密教仪轨文献的学者。巴达恰利亚在福歇的指导下,开始系统汇编、校订了他所掌握的八种梵文写本《成就法鬘》。《成就法鬘》是一部指导密教观想修习的仪轨文献的集成,目前可见的最早写本断代在1165年,现藏剑桥大学图书馆,共收录了三百一十二篇尊神成就法,其中包含丰富的对尊神形象的...
来自佛教的十个智慧成语,令人大彻大悟
语出《楞严经》:“一丝不挂、芊木随身。”现代人多理解为赤身露体;但在佛教用语中,最初是用此语来描述钓鱼人,虽然带着鱼竿,但钓丝上却空无一物,后来演变为形容修禅的人应一心向佛,不为俗世所牵挂和操心。有一句诗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人这一辈子,都能如初生孩童的内心般纯粹,不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一...
一个“无语菩萨”商用被叫停案例,炸出这么多“商盲”,真是无语
查了下资料才知道,这个被网友戏称为“无语菩萨”的佛教头像,是佛教中有名的菩萨之一,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位沉思罗汉。罗睺罗与巴古拉尊者唐卡(罗睺罗尊者部分)|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那么,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擦边球?首先从简单的角度入手——毕竟,这是经民宗部门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