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展播 丨 分而共治:网络暴力案件的刑事治理困境及纾解...
但是,网络暴力行为是典型的集合行为,并非“无法可治”,而是已形成了民事、刑事与行政相衔接的“三法分治”的网络暴力规制法律体系。在刑事法律层面,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2010年《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
【普法宣传】网络暴力中受害者的法律救济途径
对于情节严重的网络暴力行为,如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公然侮辱他人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如果构成犯罪,侵权人将受到刑事制裁,如拘役、有期徒刑等。同时,受害者也可以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向网络平台投诉网络...
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以来,按照公安部“净网2024”专项行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通过网络实施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5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00余人,行政处罚3400余人。今日,公安部公布10起典...
重庆警方公布七起典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例
中新网9月20日电据“重庆网警”微信公众号消息,“净网2024”专项行动期间,重庆警方坚持严惩立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90起,依法查处实施网络暴力涉案人员96名,其中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名、行政处罚89名,切实维护了网络时代人格权益,有效净化了网络生态空间。现公布七...
公安部公布打击整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10起典型案例
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5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00余人,行政处罚3400余人。14日,公安部公布10起典型案例。一、北京公安机关侦破赵某、成某某实施“开盒”网络暴力案。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赵某、成某某等人通过黑客等手段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开盒”曝光某虚拟偶像团体成员和“...
杭州警方通报:涉网络谣言及网络暴力,10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天(4月10日)上午,杭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专项行动推进情况(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自行动开展以来,杭州公安共侦破相关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1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0人,行政拘留6人,行政罚款7人,教育训诫800余人,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1000余条,关停违法违规账号34000余个,整治互联网...
《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5期目录|犯罪|刑法|法院|轻罪|民事诉讼...
在我国犯罪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轻罪比例持续上升的时代背景下,新型网络犯罪的刑法适用应当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就要求在立法层面适当前移刑事防线,严密刑事法网,注重网络犯罪的事前预防;在司法适用层面应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对犯罪构成要件作出实质限缩解释,畅通并完善出罪路径。
【小案件大道理】网络暴力知多少?
网络暴力知多少?一、网络暴力可能涉及哪些法律责任?造谣传谣如果构成犯罪,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扰乱公共秩序,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可能被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如果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侮辱、诽谤、非法披露:网络暴力治理之路
“网络暴力”并非一项独立案由,但目前民法、刑法等法律中都有对网络暴力案件适用的条款。朱婷的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我国对“网络暴力”的司法案件集中在近两年,且基本为民事诉讼案件,案由集中在名誉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隐私权纠纷、生命健康身体权纠纷等,其中名誉权纠纷案件占比最大。
网络暴力刑法规制的乏力与重塑——以侮辱、诽谤罪为中心
从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针对侮辱、诽谤行为对公民人格权造成的伤害,刑法早就有了侮辱罪、诽谤罪的立法设置。但是,从实际适用情况看,刑法对网络暴力行为却规制乏力,网络暴力行为极少受到刑事制裁。以数据为证,本文行文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分别以“网络+侮辱”和“网络+诽谤”为关键词,以民事案由中的“人格权纠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