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的故意犯罪
本条所说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产生的后果所持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故意犯罪的主观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刑法规则 |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及辩护要点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在故意伤害罪中只有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案件中被告人仅导致了轻伤后果,则不承担刑事责任。犯罪主观的辩护01主观上不具有伤害被害人的故意《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今日说法重述·追查买金人(上):故意犯罪的认定方法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故意犯罪的概念,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不少学者对如此简单的内容也产生了争议,或者不知如何在理论上再定义犯罪概念。例如,法考辅导用书认为间接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75号咖啡丨从“第64条”看刑法中的作案工具
如果是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的,就要考虑刑法第64条中“供犯罪使用的本人的财物”与犯罪行为的直接关联性;三是看使用频率,如果频繁使用的,被认定为作案工具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四是看功能性,如果是仅偶然使用就构成犯罪的,就要考虑是否对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性和实质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问答之十七 | 党员犯罪,有哪些...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刑法之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考点点拨注意区分犯罪,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
刑法修正案(十二):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理解与适用...
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不能将过失行为认定为本罪。认定本罪要把握住行为人徇私舞弊、搞利益输送的犯罪本质,如在企业资产重组、收购等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或者市场行情变化,致使企业资产在交易中受到损失的,不能认定本罪。
法工委刑法室副主任许永安:我国历次刑法修正案总述评
在审议过程中一些委员、部门和专家提出,考虑到刑法的统一和执行的方便,不宜再单独搞两个决定,认为采取修改刑法的方式比较合适。同时,刑法中有关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滥用职权方面的犯罪规定也需要修改。因此,法律委员会建议将上述三项内容合并规定为刑法修正案,10月18日委员长会议同意采用修正案方式...
“间接故意型行贿”的表现及定性
一、行贿犯罪故意中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的规定,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态无论是“希望”还是“放任”,均属于犯罪故意范畴,在理论上前者通常被称为“直接故意”,后者被称为“间接故意”。具体到行...
有声书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二)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