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追赃中如何处理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涉案财物
对诈骗罪而言,一方面,犯罪人是在被害人“自愿交付”状况中堂而皇之地接受了被骗财物,毫不隐讳地占有使用财物,极为公开地对该财物形成“权利外观”,而善意第三人也更容易产生信赖而和犯罪人对该财物进行交易行为;另一方面,同样因为被害人是“出于自愿而交付”财物,和善意第三人相较而言,被害人更有能力预测和控制...
利用职务身份骗取财物行为的定性
但行为人之所以能够骗取他人财物,往往是因为利用了职务身份,如有的是滥用职务,有的是利用工作人员的身份,故而认为该行为又属于职务侵占犯罪,真正的被害人是行为人所在单位,即所在单位需对被骗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外,相较于诈骗类犯罪(主要是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相对要高,故行为人往往会...
职务犯罪中对“利用职务便利”的认定——以贪污罪、受贿罪、非...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二)《刑法》第388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
侵占公私财物和占用公物行为的认定
主要是财物归属不同,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对象为“公私财物”,而违规占用公物行为强调占用的是“公物”、不包括“私物”,前者范围大于后者。三是行为表现不同。认定侵占公私财物行为要抓住关键词“非本人经管”,如果党员干部侵占的是“本人经管”的公共财物,则属于贪污或者职务侵占行为。认定违规占用公物行为要抓住关键词“...
学习贯彻纪律处分条例丨侵占公私财物和占用公物行为的认定
当然,违规占用公物行为也可能转化为侵占公私财物行为。如行为人占用非本人经管的公物不退还,包括按照规定应当退还而不退还,经催要而不退还的,以占用之名行占有之实,那么性质也可能变成侵占公私财物。违规占用公物与公车私用、违规占用办公用房等违纪行为怎样区分?占用公物在哪些情况下还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 刘仁文、车浩、时延安、田宏杰等:利用银行系统漏洞获取财物...
而对于后续行为而言,往往基于行为人利用漏洞的故意而实施,符合行为与责任同时存在原则,对于以此获得的财物可以构成侵权行为,严重的可以构成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第二,要对行为的违法性予以明确。盗窃罪作为最古老的原始犯罪之一,其在国民观念中被赋予了约定俗成的含义,即以非法形式取得钱财。当系统漏洞存在时,往往基于...
最高院: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关问题的认定
行为人为自用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财物价值刚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标准,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第三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刑事审判参考》: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当然,诈骗罪犯罪嫌疑人一般不会供认自己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故意,而是辩解自己的行为属于民事欺诈甚至一般合同纠纷,企图逃避法律制裁。尽管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但它必然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客观行为表现出来,因而根据其客观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效果推定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金融...
张明楷|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的成否
民法上的违法行为,并不当然具有刑法上的违法性,在此方面,应当强调刑法判断的独立性。即使某种行为的合法性在民法上存在分歧,基于刑法的谦抑性,也不应将这种行为作为犯罪处理。质言之,只要给付者基于不法原因将财物交付给他人,即使其是否属于不法原因“给付”在民法上可能存在争议,也不应将受领人的行为认定为侵占罪...
“两高”联合发布依法从严打击私募基金犯罪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以“私募基金”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侵占私募基金财产,在私募基金运营过程中实施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利益。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依法惩治涉私募基金犯罪中的法律适用和证据审查标准,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