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评价魏孝文帝以及他推动的汉化改革?-细品《资治通鉴》之...
站在北魏的鲜卑人的角度而言,可能这种改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站在北方人的角度,魏孝文帝的改革让中国的北方没有脱离汉文化,甚至后来成为了汉文化的主导者,并塑造了后来的璀璨的隋唐文化,让汉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这就是魏孝文帝对历史的贡献。
北魏孝文帝改革真有那么好吗?不,也许埋下了北魏灭亡的根源
一般来说,北魏孝文帝改革总是被大多数人作正面的评价,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原因当然和改革开放有关。但实际上有少数人对这个改革是表示怀疑的。并不是历史上改革总是正确的,比如王安石变法就很难说。而少数民族在中国建立的政权,如果进行变法,那可能就更有问题,单方面追求汉化的往往是昏君,比如海陵王。孝文帝...
两朝风云拓跋宏改革矫枉过正,门阀制度为北魏埋下大患
经过这一番改革,北魏的胡汉矛盾明显改善,国家凝聚力增强,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史称“孝文帝中兴”。可这番改革也让北魏走上了东西两晋的老路,将门阀政治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制度,使得汉族和鲜卑族大姓成为朝廷和国家资源的垄断者,为北魏的灭亡埋下大患。北魏建立初年,定都是在北方的平...
唐朝宦官权势很大,实际不过是北魏的后辈,但北魏宦官为何不出名
至孝文帝改革,明确给诸宦官官阶,使得宦官如同朝臣一样可以登堂入室。孝文帝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但第二次的改革细则遗失,已经不可考,第三次改革是孝文帝晚年改革,实际运行于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元恪时期。按照宫崎市定的说法,第一次改革被称为太和前令,第三次改革称为太和后令。前令中,官职分九品,九品再分正、从...
...激荡三百年》解读|隋唐|秦汉|胡汉|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_网易订阅
西晋后期所谓的“五胡乱华”,其实就是各民族加入争正统序列的历史过程。匈奴人刘渊直接假托刘氏后裔,建立汉政权,氐人苻坚出兵百万,发动淝水之战,以及后来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改革,都是意欲争正统,统一全中国。这些政权在努力汉化,学习和继承汉晋的政教遗产,直到北魏孝文帝时期形成汉化改制的高潮。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丨三交史话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孝文帝拓跋宏亲政后,在儒家思想引导、推动下发起的一场政治改革(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改革采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重定五德历运等重要措施,客观上加快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强化了北魏的正统地位,是北方少数民族主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典范,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北魏孝文帝之女——兰陵长公主因何而死
游肇同样也是来自法律世家,出自广平游家,其父协助孝文帝,参定律令为皇帝所褒奖,仕途长达五十年之久。因为这样的世家背景,以及北魏的汉化运动,使得汉人官员的话语权得到提升。自从北魏建国以来,几次修订律令和改革制度的行动,十分仰赖汉代的政治传统,这些保留着制度与学识的大家族的发言对制度的建设有着很大的...
北魏冯太后:一生无子无女,乱世中成就孝文帝
北魏王朝最著名的皇帝是孝文帝元宏,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将北魏首都从平城迁至洛阳,全面推行改汉姓、断胡语、改官制等一系列汉化政策,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达到高潮,孝文帝元宏成为胡族皇帝中最有名气、最受推崇的一位。出身鲜卑族的元宏,之所以能在汉化之路上走得这么远、这么深,除了本人卓荦杰出的...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 大同)
北魏孝文帝一般指拓跋宏(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即位时仅5岁,太和十四年(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
压轴大戏豫剧《北魏孝文帝》清华舞台赢得满堂彩
“寒彻春雷动,冰雪渐消融。涓涓东流去,百川融海中。”伴随着演员空灵高亢地吟唱,11月27日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清华大学戏曲进校园——2018校园戏曲节“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闭幕大戏新编历史剧《北魏孝文帝》在百年名校清华大学隆重上演,掀起河南戏曲进清华的高潮,同时也为此次展演活动划上了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