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智能化田间植物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在海南落成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日前,我国首个智能化田间植物表型精准鉴定平台在海南落成,标志着我国作物育种正式迈入智慧育种阶段。“植物表型”简单来说就是植物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包括植物的外形样子,也包括一些内在的生理特性,比如对干旱、疾病的抵抗能力等。眼前正在试验田中穿梭的大型设备就是...
神奇!人工智能能帮您搞定植物诊断与养护
也就是说,PlantIn是众多用于植物的人工智能工具之一。那么,像Plant.id或谷歌Play的植物识别器AI植物护理应用程序这样的PlantIn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可能对您更有用?那绝对是有可能的。此外,植物订阅服务正在朝着人工智能驱动的“植物医生”的方向转变,甚至运行在iOS15或更高版本系统上的iPhone也可以使用...
来因科技叶面积仪:解锁植物生长的秘密武器
此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叶面积检测仪还可能具备自我学习能力,根据历史数据自动优化测量精度和速度。叶面积检测仪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工具,正在改变我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无论是对于基础科学研究还是实际农业生产,叶面积仪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叶面积仪将成为植物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
Innovation Webinar | 李敏:花伴侣2.0——用人工智能鉴定中国的植物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16年设计研发了“花伴侣”App,实现了5000种常见植物的智能识别,成为公众认识身边花草的常用工具;花伴侣团队最近研发了可准确识别2万余种植物的“花伴侣专业版”,完成了中国常见植物的智能识别,为植物物种鉴定提供了辅助工具;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扩大可识别植物的范围,逐步完成包括标本、种子、花粉等...
山东淄博:智能植物工厂解锁智慧农业密码
山东淄博:智能植物工厂解锁智慧农业密码从面朝黄土到云端耕作,从传统农业到植物工厂,淄博的数字化浪潮正重塑农业面貌。在淄博数字农业示范区智能植物工厂自动包装分选线上,装箱机器人通过AI视觉识别对番茄进行自动分级、分类,再统一包装入库。每份番茄都会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轻松追溯到产品从“种子到餐桌”...
用人工智能设备监测物种,北京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获悉,为更好地保护全市的野生动植物,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全市推广“声纹识别”智慧监测系统、“卫星跟踪器”智能追踪系统和物种识别技术等,实现对部分野生动植物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高了野生动植物活动的监测精度和效率(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
“慧眼”识鸟 “听音”识鸟!无锡梁溪鸟类智能识别系统助力生物...
无锡梁溪鸟类智能识别系统助力生物多样性观测12月26日,记者获悉,2023年,无锡市梁溪区在全面系统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础上,开展梁溪区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以下简称观测站)建设,近日建成运行。白鹭低飞、芦苇摇曳、流水淙淙、植物繁茂,观测站位于北兴塘河湿地公园内,此处是梁溪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也是...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业和草原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通过野外红外相机监测、野生动物声纹、卫星定位追踪、图像的智能识别等技术,加强野生动植物的物种监测与保护。基于泛在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无人驾驶巡护车和智能巡护机器人,进行自然保护地的监测与巡护管理。利用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人工智能、认知计算等技术优势,建设自然保护地“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及时掌握...
浙江上线生物多样性小程序:可拍照识别动植物、查看物种分布
12月15日,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开发的“浙里生物多样友好”小程序发布。在这一全国首个由省级部门研发的生物多样性小程序上,“随手拍”可利用AI识别技术方便用户认识身边的动植物,“物种分布”以地图、列表的形式展示了全省不同生物类群的地区分布。“随手拍”应用场景的拍照识别结果澎湃新闻记者杨佳吟图...
保护野生动植物 成都用了这些“黑科技”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野生动植物保护手段亦与时俱进,成都在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中,用到了哪些数字科技应用呢?一起来看看。野生动物“人脸识别”panda“大脸ber识别”经过对圈养大熊猫进行多角度、多时段、多行为图像数据采集,构建数据库,将需要识别的大熊猫图像上传后由计算机根据数据库信息进行智能比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