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地理】塔克拉玛干沙漠洪水,面积达50个西湖、中国的气候
夏季主要是受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的补给,河流径流量大、流速快,搬运作用强,挟带泥沙物质多,在出山口处,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但是过了夏季,随着气温降低,降水和冰川融水减少,河流补给减少,河流干涸,形成旱扇。
【农业地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整合
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参考答案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
【地理探究】不同积温带,农作物灌溉有讲究!熟制vs复种指数、光照...
我国南方地区生长期长,作物生长周期短,所以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而东北地区生长期短,作物生长周期长,只能一年一熟,但周期长的作物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间作与套作间作指在同一块土地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玉米间作花生不同作物间作可以增加对阳光的截留与吸收,便于...
【地理百科】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中国温度带
(2)温度带(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分布地区(结合图记住)(3)寒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黑龙江北部(4)中温带(一年一熟)--春小麦、甜菜--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5)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棉花--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6)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
考古中的早期农作物种植制度(博古知今)
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方面经历了数次重大变化:从裴李岗时期到仰韶时代早期,黍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农作物资源,对黍这种耐寒、耐贫瘠但产量较低作物的重视,与当时社会以狩猎采集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的生计模式相契合;庙底沟时期以后,更为高产的粟取代黍成为主体农作物,这一时期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从狩猎采集转变...
...考察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光照和热量的区别与联系,积温与温度带!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需要较大的气温日较差,这样有利于作物获得高产(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因为,日较差大就意味着,白天温度较高,而夜间温度较低,这样白天叶片光合作用强,制造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夜间呼吸消耗少,积累较多,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节是...
农作物生长发育受这个因素影响大,种什么得看它“脸色”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个别地方一年一熟。小麦以冬播为主,苹果、梨、柿、葡萄等水果品质都很好。温带:寒温带以南,长城以北及新疆准噶尔盆地。水稻、蓖麻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长,小麦、大豆分别在带内不同地区成为主要作物,但冬冷季节长,不宜冬作。
【气象科普 】你每天吃的蔬果都和气候有关哦!
温度带范围≥10℃的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寒温带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1600℃—3200℃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新疆南部...
高考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知识梳理,附中国的气候专题整理
因地制宜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2、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分析要点气候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遭遇低温...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一年三熟、低温冻害、农业区位)
根据积温(热量条件),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每个温度带对应的作物熟制、作物种类分别为:①热带。积温≥8000℃,一年三熟,种植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②亚热带。积温≥4500℃,一年两到三熟,种植水稻、冬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③暖温带。积温≥3400℃,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