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河南饥荒真实影片,曾禁播70年,啃树皮吃野草饿死百万人
1942年夏季至1943年春季,河南省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夏秋两季的粮食大面积歉收。继全省旱灾之后,蝗虫又大规模侵袭,罕见的“中原大饥荒”波及全省110个县。这场大饥荒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具体数字并没有确切统计,至今仍众说纷纭。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提到,死亡人数超过300万,而大多数历史资料则认为死亡人数...
刘震云:从来没人给我种过“文学的种子”
刘震云有一个观点,文学的底色是哲学,“一个作家的文学功底使他会写书,但哲学功底能让他把这个世界说明白”。刘震云并不否认文学,包括电影,是对生活的反映,但仅仅停留在反映生活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在思考的地方停止了,这时候文学和电影应该把它捡起来”。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
刘震云:语言的幽默在短视频里没问题,但是它支撑不了一部电影
这句话让刘震大为触动,心想当时在写的时候,如果有这样一种认识能力,肯定《1942》比现在写得又不一样,这就是一步一步认识自己不足和缺陷的过程,关于结构主义,刘震云认为考量一个作者,包括一个导演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结构能力。对话、细节、情节、故事,这些比较好掌握,不好掌握的,比如说人物的结构,人物之间的...
1942年中原大饥荒百万人饿毙真相
据河南籍作家刘震云披露,在他的家乡河南省延津县,上岁数老人提起1942年,仍然不堪回首。"飞蚂蚱那一年,一个村饿死几十口。""别提民国三十一年,三十一年坏得很!"刘震云的二姥娘、三姥娘都做了流民,二姥爷、三妙子都饿死在路上。姥姥同村的郭有运,逃难中因卖小女儿为老母亲看病,与老婆大打一场。老娘最终还是病死...
刘震云:无声的洪流改变有声的世界︳海影节大师班
主持人:刘老师这段我相信大家都听得非常入神,刚才我们一直谈结构,我自己猜测在做结构的工作当中可能放弃要比选择更加重要,比如说在《1942》的准备当中关注到这个题材到最终选择这些人物这些故事线的梳理,采访交流大部分都会放弃和舍弃了,最终是有限的选择,您说一个创作仅靠题材支撑是很难长久的,您说功夫是做在事外...
刘震云:我就会干一件事,就是把小说写好
12月20日,刘震云在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活动中作分享(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供图对于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刘震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文学的底色是哲学,好的电影作品跟文学作品一样,能看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说,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等不同角度之间的碰撞,对自己的文学创作颇有助益。
刘震云:演员特别正经,观众却笑了,这才是好电影
刘震云说,这些年他被提问最多的问题是,你觉得你自己哪部作品写得最好?他在大师班现场的回答是,“哪部作品都写得不好,这真不是谦虚。”他举例说,《1942》出德文版后,他在奥地利做交流,书中提到1942年因为旱灾饿死了三百万人,一个奥地利中年女读者站起来说,不是死了三百万人,而是一个人死了三百万次,“我...
冯小刚为刘震云小说作序:一个导演和1942年的缘分
由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电影《一九四二》近日在北京、重庆首映,并将于11月29日全国上映。1992年,刘震云发表了首部调查体小说《温故一九四二》,记录了1942年河南因旱灾、蝗灾使粮食颗粒无收,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的真实历史。为了配合拍电影,刘震云将原先的调查体小说重新创作成电影故事。下月初,小说和电影故事...
《1942》:小人物的抉择大人物的警醒
《1942》:小人物的抉择大人物的警醒这个岁末,一起看看一部电影和这几个关键词吧,“河南,1942,旱灾,蝗灾,三百万人,被饿死……”如今,2012年岁末,导演冯小刚携带者这部《1942》向我们走来,当历史的光影透过大荧幕一步一步重现在我们眼前,关于那里的残酷与冷峻,凄凉和悲切竟然如此的令人不忍直视。
刘震云:哲学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
电影《1942》中,大饥荒过去后,蒋介石(陈道明饰)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李雪健饰)在桥上的一段对话。蒋介石问: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河南省主席答:政府统计1284人,实际300万人。这样的幽默是从故事结构、人物结构,包括人性和灵魂的缝隙中透出来的一丝冷风。当你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严酷的事实时,严酷会变成一堵墙,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