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宋韵名城和历史人物“活起来”——《天下宋城》在京出版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在序言中评价:“该书对建筑的描写尤为精彩,是带有文学气息的,让人眼前一亮。”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序言中写到:“品读该书宛若推开一扇穿越千年的时光之门,希望此书可以点燃更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优文化的炽热之情。”据该书主编王浩雷介绍,作为一部通俗历史文化...
九江文史 | 冯晓晖——九江张谋知家族的传奇故事(下)
张乐怡的去世,为九江张谋知家族的荣华故事,划上了句号。1996年,位于二马路的张公馆被拆除,在原址上修建了九江市委党校。九江张谋知家族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大资本家的历史。他生在租界城市,从小受西式教育。凭借着基督教徒的身份和贫寒弟子的拼搏,他成为了洋买办和实业家,又通过避暑地的开发扩大了产业,结交了权...
抗战文物故事|戴安澜的“铁汉”印章
印章虽小,但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日的光辉历史,彰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人,名衍功。六岁时,在清晚期著名作家周绍封塾馆就读,取学名“炳阳”。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周绍封老师说:“此子秉赋优异,后必有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年轻的戴安澜有志积极投身到...
九江文史 | 陈三立与庐山植物
本篇讲述近代著名诗人陈三立在庐山的故事。陈三立和他的几位儿孙,对庐山的文化与科学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本文无法介绍过细,读者可阅读编者写过的三篇文章:《九江历史上的今天·6月16日·大师归葬,庐山荣光》《九江历史上的今天·9月14日·陈三立,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在庐山》《九江文史|冯...
汉口“城市漫步”火爆,我看见了他们的故事……
毛泽东、董必武、宋庆龄等著名人物曾经在这座大楼里,作出了两百多项重大决议,其中最影响深远的是领导中国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将武昌、汉口、汉阳并为京兆区,定名“武汉”,并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南洋大楼内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复原场景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接收汉口新市场,后因中央军校“血花”剧社迁来...
九江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许多游客对咱们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书屋二楼九江故事文化墙,里面撷取40个九江历史长河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为大家打开一帧帧弥足珍贵的历史片段,不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非常感兴趣(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李慧说,随着生态、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也感受到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书屋定期举办的琵琶讲堂、文学沙龙、...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把九江打造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见习记者胡依倩九江日报全媒记者沈明杰采访整理)汪建策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凸显长江文化符号??讲好九江城市故事“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这是对九江的厚望。”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汪建策说,“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是功在当代、利在...
从富二代到国产特工,他是张学良身边最成功的卧底
一、你们共产党骂我卖国投降,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张某人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毁家之恨,抗日救亡绝不后人?二、中东路事件,你们骂我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反苏反共,可是你们知不知道苏联红军把东北军打得很惨?三、红军流徙到了陕北,闹得人心不安,东北军不能不管,红军却使东北军遭受了严重损失,你们不知道吗?”...
我的“木匠”父亲是周总理派到上海的秘密特工,他也是“永不消逝的...
美国华盛顿有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着全球最多的关于国际间谍的藏品。博物馆5楼是秘密电讯展区,展区首位的玻璃罩后面,有一张中国人的照片。文字介绍中,他发明的“无形电台”,被称为“一个小聪明...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2月24日 · 院士潘际銮与潘家的故事
潘际銮是瑞昌人,潘家的祖屋在原瑞昌县城的西门口外。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12月20日·瑞昌市简史》介绍过,瑞昌历史上武风极盛,而文风羸弱。千余年来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历史名人,除了潘际銮院士。有文章说潘际銮的家庭贫困,有的则说是书香门第。大部分文章声称他出生于瑞昌,其实他出生于九江。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