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墩墓考古发现带我们穿越到2000多年前
此前,我国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是楚考烈王儿子楚幽王的墓——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此次武王墩墓出土的大铜鼎,经测量,口径达88.9厘米,高度为111.5厘米。从口径看,已超越“楚大鼎”,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和体量最大的青铜圆鼎。同...
钟鸣鼎食:舌尖上的商朝
“祭食”种类以狗居多,大都只有头部、肢骨和下颚骨,如M79在墓主头前的二层台上发现1件陶俑,其中盛有狗骨,M74在相似的位置发现1件陶罐,也残存狗骨;其次是猪,再次是羊;鸡仅见于M105出土的陶豆内。台西遗址发现的墓葬规模一般较小,墓主多为低级贵族或平民,表明低级贵族的肉食以狗、鸡等小型动物为主,偶尔可...
八雅轩丨【八雅收藏】商周铜器的纹饰背后藏着怎样的中国密码?
“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是说鳄鱼吃人,而且不止吃人,任何东西都吃,而中国古代的礼和礼器(钟鸣鼎食)也多与吃有关。因此李零认为,如果我们知道饕餮的原型就是鳄鱼的话,饕餮纹这个名称并无不妥,兽面纹只是无法定名的模糊说法,因为它有很多附加的装饰,如龙角、牛角、羊角等。据此,李零将其称为“龙首纹”。棒槌...
“陕西文物探探探”特别报道|实地走访四个博物馆 看中华文明起源...
通过这些器物,可以直观想象古代贵族钟鸣鼎食的生活情景。但青铜器在当时并不是生活实用器,而是礼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会中。它们是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所以器型庞大。周公在总结了夏和商的经验教训之后形成了周礼,青铜器则成为了礼的载体,蕴含了很多礼的概念。周人对礼的理解是什么?《礼记·礼运》中讲到,“...
老俞闲话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鹤汀凫(fú)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饕餮纹大圆鼎铸造时间比后母戊鼎更早
饕餮纹饰作为鼎的固有纹饰,一直与鼎相伴(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夏、商、周之后,鼎作为食器退出了生活舞台,但它作为礼器与祭器代代传承,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规范更是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之一。后来,又衍生了一个成语叫“钟鸣鼎食”,用来形容那些贵族诗礼之家。饕餮则成为戒贪形象的代言人。之所以古人选择将饕餮纹铸造在鼎上,其实,是为...
讲座|李零:青铜器纹饰背后的“中国密码”
中国古代所谓的“钟鸣鼎食”,中国的礼和礼器,多与吃饭有关,而鳄鱼什么都吃。他还用一组图片生动展示了青铜器上各种龙的典型形象,以及“龙”字字型从甲骨文、金文到后世的演化过程。龙头有角,龙背起脊,龙身有鳞。龙角分棒槌角、羊角、牛角、掌形角,杂糅进不同动物的角,但主体仍是鳄鱼。
旅游介绍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这通价值连城的石碑,却被荒烟蔓草整整湮没了十个世纪之久。直到1877年(光绪三年)桓仁建县,一个名叫关月山的书启(秘书之类职务)在公务之余才发现了这块石碑,拓印若干碑文,后传入北京,人们才开始知道,这一脉山泽水间,竟有过冠盖如云、钟鸣鼎食的繁华岁月,甚至还是多次颇具影响的历史风暴和旋涡的策源地。